Search


剛剛整理以前的資料發現好久以前寫的文章~
多年過後現在還是常常發生一樣的事...

  • Share this:


剛剛整理以前的資料發現好久以前寫的文章~
多年過後現在還是常常發生一樣的事情....
跟大家分享一下,#字多慎入呀~

#關於看時剖腹產~
#一樣重點放最後
記得約兩年前(#現在應該是6年前了...)的某次值班,一如往常,在敝院值班一個住院醫師要同時兼顧一般病房、加護病房、產房及急診,雖然敝院病人量不像台大、馬偕、長庚等大醫院一樣,但是忙起來整夜沒闔眼的機會是常有的事。 😵

那天不知道為什麼病人特別多,急診病人量一直到半夜3點多才稍稍緩和,就在我想好好休息一下時,電話響了,是婦產科的護理師打來的~

護: “喂~ 陳醫師,這裡是產房,等等4點左右會有一臺剖腹產要麻煩你stand by唷”
(stand by : 意思是婦產科預期這個孩子可能出生時會需要立刻急救處理的孩子,如早產或生產前胎心音窘迫等)

我: “好…請問是什麼情況需要stand by呢?”
(照慣例要問一下才知道要準備哪些器材)
護:”恩…ㄜ… 是…[看時]剖腹產”
我:”看時剖婦產??看半夜4點?!”
護:”是阿…家屬要求的,聽說會有皇帝命”
我:”那要我去stand by的原因是什麼??”
護:”ㄜ…家屬是…恩… VIP…你懂得…”
我:”我懂… 去 #接皇上的是吧?”
無奈的掛上電話

半夜四點剖婦產?
先不管小孩的命會有多好,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半夜四點基本上開刀房通常只會留一組人馬來應付可能發生的緊急手術,所有的醫師、助手白天已經上了一整天的班開了一天的刀,現在的精神絕對是處在奄奄一息的狀態,風險自然提升之外,若是有其他真正的急刀怎麼辦~

進到開刀房,不意外,刀房內的護理師及先進來準備的婦產科醫師都兩眼發直,機械式的做著手上的工作,手術台上剛好是熟識的實習學弟看起來非常疲累,看到我進來對我後翻了兩下白眼,嘴裡念念有詞,推測可能正在問候人家長輩 =.=+

接著婦產科主治醫師進來了,開始流利的手術,我在一旁等著,心想趕快生完我得好好休息一下才行….
過了一會兒~小孩出生了,但是哭了幾聲之後開始喘到不行,之後全身上下充滿了紫龍帝氣!! 嚇了我一跳,還以為真是皇上駕臨,原來是開始發疳了...😱

“慘了!! 皇上不讓我睡” ,緊急做了急救處置後,直接送進新生兒加護病房,檢查結果是新生兒暫時性呼吸過速,常發生在還沒準備好脫離母體的剖腹產寶寶身上,幸好在呼吸器治療幾天後平安出院。

生產挑個好時辰,希望孩子兩數重一點能有個皇帝命最好,似乎是華人的特殊習俗,但挑是挑也要挑對時間,非不得以 #請不要在半夜要求看時剖婦產,因為可能會有以下壞處:

1. 婦產科醫師、助手、護理師都很想睡,兒科醫師也很想睡,#要是出槌了對大家都不好
2. 半夜醫療資源較吃緊,若是有其他緊急刀來會卡住
3. 可能寶寶還沒出生,家裡的長輩祖宗就被”問候”了一遍
4. 個人經驗,看時生的寶寶,好像比較會”有事”

奉勸大家,如果寶寶必須得剖婦產,如果不是緊急情況請不要挑半夜生呀~!


Tags:

About author
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總醫師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研究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學會專科醫師 《專長》 一般兒科學、新生兒照護、預防注射 小兒過敏氣喘疾病、兒童風濕病 <獎項> 100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1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104年度臺北醫師公會青年杏林獎 媽媽經駐站作家 媽咪拜駐站作家 <門診時間> 小禾馨新生兒童專科診所 門診時間: 一般門診: 週一早診、 週二早午診、週四晚診、週日早診(輪) 禾馨懷寧小兒科診所 門診時間: 週三午晚診
三個孩子的爸 兼 小兒過敏免疫科醫生 在這裡分享常見育兒問題 還有 生活瑣事 閒聊瞎扯~ 請勿線上問診唷! 感恩~ IG: https://www.instagram.com/juang_chen/?hl=zh-tw 重要訊息聯絡: [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